当今社会对博物馆展陈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重视“物”,更要关注“人”,重视观展者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需求,观展者作为博物馆文化内涵的接收者,只有在进行展陈设计时了充分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观展者的心理和需求,才能更好的传递博物馆的文化精神内涵。也就是说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我们需要将以“物”为中心的设计方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式。下面深圳市百艺堂展示设计有限公司来讲解一下!
(一)以“人”为中心的展览氛围——主题空间
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如何让观展者更有效率地获得博物馆内的文化信息是博物馆展陈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我们都知道,当你需要学英语时,身处英语国家时效率会大大提高,这便是自身认知现象。而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我们需要营造出符合展览内容的主题空间,使观展者沉浸在展览主题中,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
确定博物馆展览的独特的主题和符合主题的文化符号是营造博物館展览氛围的关键点。南方的博物馆与北方的博物馆,其文化内容存在差异,那么它的表达形式必然也不相同,每个地域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符号,在进行展览设计时,将提取出的文化符号与展览设计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才能形成真正具有特色的博物馆展览。
(二)以“人”为中心的内容模式——内容的碎片化
有统计表明,相较于大型博物馆,参观者对规模较小的主题博物馆兴趣更高,这不仅是因为小型博物馆的内容较为灵活有趣,更是因为小型博物馆的主题性比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更强,参观者可以很容易了解其所传递的文化内涵。
根据这种心理,我们更应该在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中就采用这种小主题的思维模式,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进行拆分,打散传统的展陈设计书籍式的大纲逻辑,改为分散的小主题碎片,以增强观展者的记忆点,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在碎片化的内容表达模式下,由于每个碎片信息都是独立存在的,可以提高内容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当今学界对碎片化阅读的缺点主要是认为是信息传达的过程缺乏连贯性,读者在碎片化阅读的过程中抽取出的意义是断裂的、跳跃式的,但如果在博物馆内采用碎片化的内容表达模式,却恰好能将这个缺点降到最低,因为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主题性非常强的空间,在这个总主题下,所有碎片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反而会更全面的表达出博物馆展览内容的核心。
(三)以“人”为中心的参观方式——主题定制
在传统的博物馆展览设计中,设计的出发点往往是以策展人为主体,是“我”来决定要告诉你什么的展览设计思路。观展者需要按照固有的观展顺序,遵照固定的观展流线观看展览,这是一种被动灌输的观展体验。而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下的博物馆展览设计需要转变设计出发点,以观展者角度进行展览设计,创造灵活的展览模式,将“我”决定的内容转换为“你”选择的内容,让观展者真正的参与到博物馆的展览中。
为了改变博物馆向观展者被动灌输文化信息的现状,我们必须让观展者在进入展览的开始就真正地参与到展览中去,让观展者自主选择参观内容。设计师需要完成的只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开放展览空间,在开放中寻找秩序。
当我们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分离成一个个的内容模块后,这种碎片叙事的观展体验必然会降低观展者对展览逻辑的把控,由于博物馆的受众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更多的观展者是游客和普通市民,因此就需要设计师对分离的内容模块进行梳理,也就是主题定制。
将分散的内容模块进一步的梳理成多个定制主题,能够更多的增加展览内容的趣味性,将展览内容故事化,真正地激发参观者的观展兴趣,做到博物馆文化内涵的有效传达。
深圳市百艺堂展示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注于展览展示、展厅、科技馆规划设计与施工为一体的服务性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深圳, 在北京、上海设有分支机构。服务网络覆盖大陆、港澳台、东京、慕尼黑、汉诺威、巴黎、迪拜等国家主要展会城市。公司秉承多年从业经验, 以客户的需求为基础,对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和精准定位,提供具性价比并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