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波士顿科学推出的PREMIER 铂睿(铂铬合金依维莫司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 凭借其在材质、设计、药物涂层及输送系统上的多重创新,成为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的关注焦点。该支架通过全方位技术优化,精准匹配临床需求,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推动了冠脉支架技术的发展。
冠心病作为全球高发的心血管疾病,冠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支架的性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与患者长期预后。PREMIER 铂睿支架从临床痛点出发,以独创的铂铬合金材质为核心,构建起 “强支撑、高可视、低回缩” 的性能优势。据了解,该支架含 33% 铂元素且完全融入合金结构,而非简单涂层,其密度是铁或钴的 2 倍以上,相较传统钴铬合金或不锈钢支架,可视性显著提升,让医生在手术中能更清晰地定位支架位置,精准把控植入过程;同时,铂铬合金与 316L 不锈钢融合后强度大幅增强,搭配更宽的支架尖峰设计,有效减少弹性回缩,确保支架植入后能稳定支撑血管壁,维持管腔通畅。
在支架结构设计上,PREMIER 铂睿同样展现出差异化创新。其采用独特的 “螺旋形双连接点 + 巢式尖端” 设计,支架节段更短且分为更多小节段,不仅大幅提升了支架的灵活性与血管顺应性,能更好地适配血管自然弯曲形态,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还通过巢式设计避免了支架弯曲时节段尖端的摩擦挤压;此外,支架近端 3 个环的连接小梁数目从传统 2 个增至 4-5 个,主体部分仍保持 2 个小梁设计,在平衡径向与纵向支撑力的同时,有效应对长病变(LSD)治疗需求,降低斑块脱垂风险,为复杂血管病变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结构保障。
药物涂层技术是冠脉支架预防再狭窄的关键。PREMIER 铂睿支架搭载了经大规模临床验证的依维莫司药物与氟化共聚物(PVDF-HFP)涂层组合,药物浓度达 1.0µg/mm²,涂层厚度仅 7µm,分为 PBMA 底物层与药物基质层。该涂层系统实现了精准的药物释放曲线:2 个月(60 天)释放 80%、90 天释放 85%-90%、4 个月(120 天)完全释放,既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降低晚期管腔丢失发生率,又通过氟化共聚物的生物相容性优势,减少涂层相关不良反应,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针对临床中支架输送难度大的问题,PREMIER 铂睿配备了先进的 Bi-Segment 双节段输送系统。该系统采用双层球囊皮材料,在保证球囊灵活性的同时优化低顺应性,减少高压下的扩张偏差;双节段轴杆设计平衡了推送力与灵活性,搭配 PTFE 涂层的海波管近端与短头尖端设计,不仅增强了抗折性、降低了摩擦阻力,还提升了远端跟踪性,让支架能更顺利地通过复杂血管路径,即使在狭窄、弯曲的血管中也能精准到达病变部位,提高手术效率与成功率。
为适配不同患者的血管条件,PREMIER 铂睿提供 4 种独特支架模型,覆盖 2.25mm-4.00mm 血管直径范围,长度规格从 8mm 到 38mm 不等,其中 8mm 短支架与 2.25x32mm 特殊型号,能更好地满足小血管、短病变等特殊临床需求。此外,支架后扩张限度经过精准设计,如 2.25mm 型号可扩张至 2.75mm、4.00mm 型号可扩张至 4.75mm,为手术操作提供了更灵活的调整空间。
波士顿科学相关负责人表示,PREMIER 铂睿支架的推出是公司 “以患者为中心” 创新理念的体现,其融合了波士顿科学在冠脉支架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从材质、结构、药物到输送系统实现全维度升级。目前,该支架已在全球多个市场投入临床应用,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治疗选择,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心血管医疗领域,推动更多创新技术落地,助力提升全球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
业内专家指出,PREMIER 铂睿支架的技术革新为冠脉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其在可视性、支撑力、顺应性与输送性上的综合优势,有望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为心血管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